<strike id="m42yi"><acronym id="m42yi"></acronym></strike>
  • <li id="m42yi"></li>
    <rt id="m42yi"><delect id="m42yi"></delect></rt>
  • 
    
    <rt id="m42yi"><delect id="m42yi"></delect></rt>
  • <bdo id="m42yi"><em id="m42yi"></em></bdo>
    <li id="m42yi"><dl id="m42yi"></dl></li>

    孩子自控能力的教養方式

    蘭曉雅

    蘭曉雅

    2022-11-04 09:36  留光心田熱門創作者
    +關注
    心理學已經知道孩子缺乏忍耐力是因為他習慣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懂得這樣一件事:還有比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事情。這是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欲望的前提。而且孩子自我中心的形成往往與父母不恰當的教養方式有關,引導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父母需要學習科學的教養方式。

    第一,變包辦、調整為關心、關注,轉移家庭注意的方法,在家庭里有的情況是七八個人看一個孩子,所有家庭成員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生長在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環境中。餓了,媽媽馬上來,渴了,爸爸來,想出去玩,爺爺陪著去;受委屈了,奶奶來安慰。包辦和溺愛會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家庭成員們理所當然地圍著孩子轉,孩子熟悉了這種環境,形成了習慣,沒有自制力,長大了,就很難適應學校和社會。科學的教養方式則提出,父輩和長輩們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孩子身上,變包辦溺愛為關心關注,從攙著孩子走路變牽著孩子走路。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在一旁給予引導,而不是指手畫腳地干涉孩子。把孩子視為獨立的個人,視為與其他家庭成員平等的個人,這樣就會使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也關心到別人。第二,引導孩子設身處地地想到別人,如果孩子在做事做決定的時候能夠主動想到別人,就說明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制力,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就有了改善。因此,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學會設身處地地想到別人,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形成同理心。孩子走出自我中心,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要避免說教和懲罰,而是應該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和對比比喻等手段引導孩子認識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促進孩子從“自我”走向“他人”,由自己想到別人。第三,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小時候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除了年齡小等生理原因外,另外一個原因是生活的范圍比較小,面對的都是家里人,處于被保護的對象,因此才覺得自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等孩子3歲時,該上幼兒園了,人多起來而且接觸對象都是同齡的小朋友,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常會碰壁。如果孩子能夠多接觸外人,尤其是同齡人,那么孩子以為中心的程度就會輕一些。因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過度保護、封閉孩子會使孩子失去與他人游戲的機會,也會使孩子認識他人價值的機會。在集體活動中,孩子能品嘗到成功帶來的喜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意義,從而走出自我的圈子。

    相關推薦

    ? 溫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流光心田心理咨詢網創作,未經著作權人允許,禁止轉載。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

    500字以內
    發送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密云县| 南澳县| 海宁市| 吐鲁番市| 阿图什市| 富锦市| 湘潭县| 陕西省| 康乐县| 阿拉善右旗| 渝北区| 武陟县| 固镇县| 秀山| 梨树县| 读书| 临颍县| 日照市| 郓城县| 龙胜| 额尔古纳市| 静宁县| 额尔古纳市| 达拉特旗| 青冈县| 湘西| 濮阳市| 望城县| 宝丰县| 凤台县| 安康市| 蓬溪县| 安陆市| 瓮安县| 清苑县| 张家口市| 工布江达县| 彰化县| 富平县|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