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交談也是另外一種表示尊重的方式。難道你不能把這當作是在和一個大人交談嗎?當你初次見到一個大人時,一定會先自我介紹并說明到這里的原因吧。你一定會非常有禮貌,用“請、感謝你我可以......"之類的詞進行對話吧。你可能還會繼續不停地進行交流和說明為什么你不能和嬰兒這樣對話呢?找出嬰兒喜歡和不喜歡的事情也同樣表達了自己的尊重。正如你將在第一章中了解的那樣,某些嬰兒比較容易接觸.某些嬰兒可能比較敏感,或者難于交往,同時,還有某些孩子發育得比較緩慢。真正的尊重應該是我們必須要接受孩子原本的真面目,而不是將之與模范孩子相比較。你的孩子同樣擁有讓自己與眾不同的權利,而且你能越早和孩子進行這種珍貴的對話你就能越早地了解孩子究竟是誰,以及他希望從你這里得到什么。
我確定,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鼓勵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能讓人尊重和景仰的健康的人。然而,我們應該從嬰兒時期就培養孩子的特性.這并非是在孩子15歲或5歲時才開始的培養。同時,還請你牢記.培養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家長.你是孩子的榜樣。通過聆聽和給予孩子應有的尊重,他也將成長為另外一個能夠聆聽他人、給予他人尊重的人。家長能盡力認識寶寶并滿足其需求,寶寶才會安心。他們才不會因為被放下而哭泣.因為寶寶已經得到了滿足感。寶寶會相信自己周圍的環境很安全,如果寶寶有煩惱或有疼痛感,一定會有人來幫忙解決。這樣的寶寶完全不需要人們過多的關注,他們很快就學會了自娛自樂,反而不像其他嬰兒那樣一被放下就會大哭起來,也不像那些常常被父母誤解意圖的寶寶一樣。順便說一句,很多家長都會誤解孩子的意圖。
就這樣,我成為了英國的一名注冊護士,特長是護理那些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少年兒童,這些孩子通常在溝通交流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實際上孩子們并非真的缺乏溝通能力,他們不過是有著自己的一種變換方式種非語言性的溝通方式,通過哭泣或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為了幫助這些孩子們,我必須充分理解他們的語言,必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翻譯。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