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和蒂姆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竟會生出一個這么高度緊張的寶寶來他們總是羨慕朋友的孩子很容易被哄睡,羨慕別人的寶寶不用大人陪也能自己玩好長時間.并且在外出時也不用擔心把寶寶放在車里。他們看到的顯然不是美寶的真實樣子。我幫著他們認識到寶寶的真實性情一一一個活躍型的寶寶。美寶之所以喜歡一種可以預知的生活,是因為她的中樞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因此需要爸爸媽媽花費時間安靜地陪伴。為了幫助她適應周圍環境,瑪麗和丈夫需要溫和、耐心地對待寶寶。他們的女兒是個嬌嫩脆弱的小生命,有自己獨特的處世方式。她的過度敏感并非問題的癥結所在,她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父母了解她。何況根據她爸媽的脾氣性情,我猜寶寶也不會糟糕到哪里去。美寶喜歡舒緩的生活節奏,這一點像媽媽,而她渴求安靜的環境則有些像爸爸。我的這些分析和些許的鼓勵對瑪麗和蒂姆產生了一定的幫助作用,兩人開始正視并接受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寶寶,而不是一味拿美寶與朋友的孩子做比較。有寶寶在的時候,他們會放慢節奏,會限制他人摟抱寶寶的次數瑪麗和蒂姆發現美寶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征,她能十分清晰地向他們做出暗示。當無從忍受時她會把頭扭到一旁,背對注視她的人或是在一旁打電話的人。通過這種肢體語言,美寶其實是在告訴父母“我受夠刺激了!”媽媽發現,假如她能就此類暗示及時做出反應,那么白天就比較容易哄她人睡,但如果自己沒注意,美寶就會放聲哭叫,并且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安撫才能讓她安靜下來。有一天我順路到他們家拜訪,瑪麗因為急著向我反饋美寶成長的新情況無意間忽視了寶寶的暗示,美寶便開始哭鬧。讓人頗感欣慰的是,她的媽媽立刻用尊重的口吻哄她:“對不起,小寶貝,媽媽沒注意到你。”
簡和亞瑟這是一對可愛的夫妻,是我所喜愛的若干夫妻中的一對兩人婚后七年才有了孩子。還沒離開醫院的時候,詹姆斯看上去同樣是個天使型的小寶寶,可是一回到家里他就開始哭鬧,給他換尿布時哭,給他洗澡時還哭,一直沒完沒了地哭,而且越哭越厲害,看上去都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簡和亞瑟都是喜歡開玩笑的人,兩人都很幽默,可他們卻無法取悅詹姆斯.“他時常哭鬧,"簡告訴我說.“在我懷里時他也那么不耐煩。說實話,我們唯-盼著的就是他能早點睡覺。”
盡管他們能大聲說出這樣的話,卻很難承認自己的寶寶有點悲觀。像許多其他家長一樣,簡和亞瑟總認為有辦法克服,并為此做了努力。“我們讓步吧,把詹姆斯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吧,"我建議說.“我看到的是一個小男孩正竭力向我表達,嘿,媽媽呀,給我換尿布的時候動作能不能快點“哎,別別別,才剛過多久啊,你怎么又要喂我’有沒有搞錯,又要給我洗澡啊?’”當我代替他們這個暴躁型寶寶傾吐心聲時,簡和亞瑟嚴肅起來。我給他們講了自己關于“轉世小魔頭”的理論,他們心照不宣地笑了。“你知道嗎,”阿瑟說,“我爸爸就采用過這種方法。我們都很喜歡他這么做。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把他看做一個人。”很快,小詹姆斯看上去便不再是此前那個小魔頭了,也不再是故意前來擾亂父母生活的小搗蛋了。他就是詹姆斯.一個有脾氣,有需求的人,像其他人一樣,他也是一個需要受到尊重的人。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