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些家長同樣對規劃作息的觀點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確信這樣做會讓自己的生活全然失去自主性。不久前,我造訪的一對年輕夫婦就是這樣認為的。像很多二三十歲的年輕夫婦一樣,他們的生活風格和育兒方式都崇尚“自然”不愿意受到限制束縛。克洛伊此前是一位牙科醫師,在助產士的幫助下于家中誕下了小寶寶。身為一名計算機高手,塞斯刻意選擇了一份靈活性較大的工作,可以讓自已大部分時間呆在家里辦公,這樣就可以幫忙照看孩子了。當我詢問他們以下問題的時候一-“你都是什么時間給小伊莎貝拉喂奶”.“她白天什么時候小睡”,兩個人都會一臉茫然地看著我。要等一會兒之后,塞斯才會回答我:“那要看我們的時間啦。”
最初不愿意嘗試EA.S.Y.模式的夫妻們,很可能會走向兩個極端我稱之為“放任自流”/“預先規劃”的持續過程。“放任者”崇尚隨意的生活方式,就像克洛伊和塞斯一樣。或許有的人生來不擅長統籌規劃,認為自己無法改變(這種想法顯然不對,稍后你會了解到這一點)。可能還有些像特瑞一樣的家長們有意將原本安排緊湊的計劃調整得靈活松散一些。無論上述哪一種情況、每逢我提及“規劃作息安排",他們都會聽成“按計劃執行”,且將其當成時間安排表并對照時間做事情,他們錯誤地以為我令其毫無保留地放棄他們現有生活中的一切自主權。
遇到生活全無規律或極其隨意散漫的父母,我會如實具秉:“你自己首先要養成好習慣,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我能教會你揣測理解寶寶的哭聲,以及如何滿足他們的需求,但除非你自已采取行動創造一種恰當的環境.否則你永遠不能賦予寶寶安全感。
處于持續過程另一方的“規劃者”,是像丹和羅莎莉一樣“按書索解”的家長們。他們兩人都是好萊塢的大牌制作人。他們家里一塵不染,十分整潔他們的時間安排精確到了每分鐘。在羅莎莉懷孕的九個月期間,他們曾憧憬著寶寶不會影響其現有的生活狀態。然而,小溫妮弗雷德出生沒幾周之后他們就發覺情形與此前的預想大有不同。“溫妮多數情況下能夠較好地遵守計劃安排,但有時也會提前睡醒,或用比平時多的時間才能喝完奶,”羅莎莉解釋說,“每逢這時,我們一整天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你能告訴我怎樣才能把她重新引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嗎?”我竭力向羅莎莉和丹解釋盡量讓他倆明白,盡管我們一直在強調持續性有多么重要,但我同樣也相信更要有靈活性。“你必須有所調整,以順應孩子發出的暗示,”我告訴他們.“她正在努力適應這個世界,你們可不能苛求她嚴格遵照你們的時間啊。"
多數孩子的父母都能理解這一點。那些起先不認同E.A.S.Y模式的媽媽爸爸們在按照自己的方法試了幾周或幾個月以后,會再次給我打電話.對此我一點也不感到奇怪。給我打電話的原因,要么是因為他們的生活亂成一團糟,要么是因為他們攤上了脾氣不好的寶寶又不知道寶寶需要什么,又或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假如寶寶的媽媽是個“計劃者”,一向能妥善高效地規劃日常生活,且試著讓寶寶適應自己的生活,那她一般弄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這么做會不管用。倘若寶寶媽媽是個“放任者”,把主動權留給寶寶,讓一個無助的嬰兒主持日常生活,那她此時此刻肯定在納悶,為何自己連沖澡、換衣服甚至是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呢!她已經一連幾周沒跟自己的朋友聊天吃飯了。無論碰到上述哪種難題,我的回答都一樣:變混亂為有序,或者收斂一下你的統治欲望,嘗試使用E.A.S.Y模式。、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