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晚上睡覺的時候,你總是粗心大意不去蓋好被子,一晚上睡過來,肚子一直在叫,它在提示你,告訴你把被子蓋好,小心第二天醒來感冒胃痛。比如,早上醒來,告訴身體,我們醒來了啊,我給你們搓熱,來激活一天的能量。你常常對這個你認為的小問題視而不見,久而久之,身體就會用更深更痛的方式來提醒你,自省,內觀。
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在通過與自己的身體對話后發現,自己感到胸悶氣短、腸胃不適和焦慮煩躁,是因為自己的身心壓力過大。于是她就調整了自己的某些態度和做法:不再排斥自己的情緒和癥狀,降低自我期待和要求,為自己放松減壓。通過上述的調整,當事人的負面情緒和軀體癥狀就開始減退,身心感受也越來越舒暢和輕松。
無論身體疾病還是心理疾病,在人體內都會表現為某一部位能量通道阻滯。人如果學會“和身體對話”,對話好了,經絡暢通,身心疾病也就消失了。
有研究發現,比起感染、不健康飲食、藥物反應或天氣,情緒壓力才是對肥胖的影響更大。Needham等人(2010)邀請了4643名志愿者參與了一項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并每隔5年對這些志愿者的情緒狀況(使用抑郁量表)進行測量與記錄,同時記錄ta們在當年的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腰圍。
結果發現,那些在研究一開始及整個研究過程中,在抑郁量表上得分更高的人,ta們的BMI更高,腰圍更粗,且在20年間它們的增速也更快。可以說,長期受抑郁情緒困擾,會影響人的體重和身材。
在成為真正的你之前,請先好好愛身邊的一切,尤其是你的身體。它,可是在你未來游戲中的主人公角色。它,總會對你有所反抗,請給它一些時間和過程。不過你要時刻記住,真正的你,并非這個身體,并非這個獨立人格,并非這個二元面具,或者任何的標簽。
只有經常聆聽自己身體和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關照自我,及時滿足自己的需要,及時安撫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做朋友,達成與自己良好的合作關系。只有在和自己良好的關系中,我們才能讓更好地發掘自身的潛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激發出更多的人生可能性,而不會在這個過程中消磨自己、損耗自我。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