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以上哪種場景讓你不舒服,你都可能是一個不會恭維的人。但我們不得不告訴你:不會恭維是一種職場亞健康狀態,得治拍馬屁一詞原本是說,人在騎馬前最好先拍撫馬的屁股,這樣馬才會溫馴地讓人騎上去,否則,不但騎不上,還會被摔下來。后被引申為說奉承話、獻媚的意思,人們譏諷那些厚顏無恥僅會阿諛奉承地討好上司的人為“馬屁精”。
不敢對他人說好話,覺得夸獎就是拍馬屁、巴結人,怕別人說自己為人虛偽、不可靠。要從這一誤區中走出來,必須弄清楚以下問題:
夸獎的話誠懇,拍馬屁的話違心
夸獎是一個人對他人發自內心的欣賞和稱贊,讓旁觀者聽了都點頭稱是,這就是認同;阿諛奉承是假惺惺的,旁觀者聽了只會嗤之以鼻。再看蔡康永在其書中講的另一個例子:
古古有個同事,嘴巴很甜,一有需要討好別人時,再瞎的話也說得出口。上司的頭發明明燙得像歐巴桑,他也能稱贊上司像從歐洲古堡里走出來的公主:老板明明胖到電梯都快進不去了,他也能說要拜托老板指導他如何健身,才能保持這么英挺的身材。
但古古注意到一個事實,就是上司或老板被他這個同事這樣猛夸時,常常笑得很尷尬。能做到上司和老板的人,肯定是有基本智商的人,要他們相信太離譜的贊美,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夸贊為人,拍馬屁為己
所謂真心相待,就是你真的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著想而不是為自己的私欲牟取私利。分辨夸獎和阿諛奉承要看說話人的初衷到底是為人還是為已。
胡淑敏的父親九十歲了,一輩子勤勞,閑不住,家務事總要搶著做,不讓做他就不高興,生氣地說:“我還沒老!”一家人只得由著他做但有時父親又總做不好,比如炸花生米,因視力不好,往往會炸糊。有時他要做一兩個他的“拿手菜”給一家人吃,雖然有時不是鹽放少了沒味道,就是花椒放多了麻得舌頭難受,但胡淑敏仍然說好吃,每次胡淑敏夸獎她的父親做飯好吃,老人家都很高興,打開話匣子“吹”他年輕時當廚子做的菜如何如何受賞識。我們在胡淑敏與父親的交流中得到一種啟示:老年人需要贊美
夸贊溫暖人心,拍馬屁引人反感
見了矮個子,你硬要說他身材挺拔,玉樹臨風;聽一個人講話結結巴巴,你硬要說他口若懸河、侃侃而談,如果這時你還拿不準是否在拍馬屁,就看看旁邊的人吧。如果他們或側目,或搖頭,或竊竊私語,你就不要往下說了。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