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的贊美之言更有人情味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余波數(shù)十年來一直在追求文學之夢。余波從小命運坎坷,在他八歲的時候,母親因為不堪忍受家中貧困,再加上父親酗酒,所以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信。自從余波母親離家出走后,父親變得更加郁郁寡歡,不但酗酒日益嚴重,甚至還染上了賭癮,最終欠下一身外債,整日被人追債。后來,余波的父親因為與人爭斗誤傷他人,又銀鐺入獄,自此,整個家徹底散了。
余波孤身一人在人世間討生活,卻始終沒有忘記創(chuàng)作的夢想盡管經(jīng)常饑寒交迫,他還是筆不輟耕,堅持自己的夢想。在無數(shù)次被退稿之后,余波不由得心灰意冷,覺得命運對于自己實在是有些不公平。當時有個給他退稿的編輯在他的稿件上寫道:“你的文字很獨特,透過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你對生命的領(lǐng)悟和熱愛,比如這自.....”編輯短短的幾行字,給予余波莫大的鼓勵。他的生命之舟原太正在風雨中飄搖,不知何去何從,此時此刻仿佛一下子找到了避風港,也找到了航向。從此之后,余波再次鼓足勇氣,努力創(chuàng)作,最終成為一名享有盛名的作家。余波一直對這位編輯念念不忘,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起這位編輯,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機會當面感謝當年的知遇之恩。
在這個事例中,余波正處于人生低谷,卻得到一位退稿編輯真心的贊美,他不由得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激他。不但因為那位編輯的贊美而變得信心十足,再次看到希望的曙光,也因為這只言片語的贊美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到溫暖。因此,他才能戰(zhàn)勝生活的困境,從而堅持不解,持之以恒,直到成功為止。
遇到朋友失意的時候,我們總會說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確實,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有時候我們失望、難過,只是因為我們被迎面而來的打擊蒙蔽了雙眼、失去了面對挫折的勇氣,一味沉浸在痛苦之中不愿自拔,因此也就看不到事情好的那一面.也可以說這是因為“當局者迷”,所以我們在安慰他人時就要以“旁觀者清”的理性思維幫失意者發(fā)現(xiàn)事情好的方面,一語點醒夢中人讓對方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和鼓勵,從而充滿信心地面對挫折。
安慰的話怎么說才算是高情商的表現(xiàn),關(guān)鍵是要能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他的“失敗”,然后從中找到對于他來說“成功”的地方,并以此來點醒他,這樣就能喚醒失意者勇敢面對挫折的意識然后慢慢從困境中走出來。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