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喜歡變來變去的人,并不一定就是缺乏主見。這其中的原因其實挺復雜的,不能一概而論。心理學中,有些人可能就是思維比較活躍,想法比較多,所以說話的時候就容易變來變去的。但還有些人呢,可能是真的缺乏主見,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所以說話才總是變來變去的。那到底怎么區分這兩種情況呢?下面咱們就來好好聊聊這事兒。

一、思維活躍,想法多變
(1)喜歡嘗試新事物
有些人天生就喜歡嘗試新事物,對什么都充滿好奇。所以他們的思維就比較活躍,想法也比較多。在說話的時候就可能因為突然想到了一個新的觀點或者角度,就改變了之前的說法。這種情況其實挺正常的,畢竟人的思維就是在不斷變化的嘛。
(2)表達方式靈
再說了有些人可能比較注重表達的靈活性。他們覺得一種固定的表達方式太單調了,得變著花樣來說,這樣才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所以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就可能會根據情況的變化靈活地調整自己的表達方式。這樣一來說話就可能變得變來變去的了。
(3)缺乏深思熟慮
有些人雖然思維活躍、想法多變但是可能缺乏深思熟慮。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可能只是憑著一時的沖動或者感覺來說的,并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所以他們的話就可能變得比較隨意、不穩定了。這種情況就得注意一下了,因為缺乏深思熟慮的話可能會讓別人覺得不太靠譜。
二、缺乏主見,易受影響
(1)容易改變立場
有些人在說話的時候總是喜歡變來變去的,那可能真的是缺乏主見。他們可能比較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別人一說啥,他們就跟著說啥。所以他們的立場就可能變得不太堅定了。這種情況在團隊合作或者討論問題的時候可能會比較麻煩,因為別人很難知道他們到底在想啥。
(2)缺乏自信心
再說了缺乏主見的人可能也比較缺乏自信心。他們可能對自己的想法或者觀點不太自信,所以總是想要聽聽別人的意見或者看法。這樣一來他們在說話的時候就可能變得比較猶豫了,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說才好。所以他們的話就可能變得比較變來變去的了。
(3)害怕承擔責任
缺乏主見的人可能也比較害怕承擔責任。他們可能覺得要是自己堅持一個觀點或者立場的話那萬一出了什么問題就得自己負責了。所以他們就寧愿選擇變來變去的說話方式這樣萬一出了什么問題也能推卸責任了。這種情況其實挺不好的因為缺乏責任感的話可能會讓別人覺得不太靠譜啊。
三、如何區分這兩種情況?
(1)觀察行為模式
那到底怎么區分這兩種情況呢?其實可以通過觀察行為模式來判斷。如果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總是變來變去的,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做決定啊、處理問題啊等等都比較果斷、堅定的話那可能他就是思維活躍、想法多變的人了。但是如果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總是變來變去的,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比較容易猶豫、不決斷的話那可能他就是缺乏主見的人了。
(2)傾聽內心聲音
除了觀察行為模式之外還可以通過傾聽內心聲音來判斷。如果一個人在說話變來變去的時候內心其實是有比較清晰的想法或者觀點的,只是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表達出來的話那可能他就是思維活躍、想法多變的人了。但是如果一個人在說話變來變去的時候內心也比較迷茫、不確定的話那可能他就是缺乏主見的人了。
(3)詢問他人看法
也可以通過詢問他人看法來判斷。可以問問周圍的人他們對這個人的看法是怎樣的啊。如果周圍的人都覺得這個人思維比較活躍、想法比較多的話那可能他就是思維活躍、想法多變的人了。但是如果周圍的人都覺得這個人比較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缺乏自信心的話那可能他就是缺乏主見的人了。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