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對好人的定義是什么?美國心理學家保羅·科斯塔提出好人應該具備六大優點:信任他人、利他、溫和、坦率、服從、有同情心。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當對方有困難時,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會使對方倍感溫暖。
有時候適當地請求對方幫助,還會加深朋友之間的友情。但是,千萬不要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幫助別人,這樣只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有位作家打算長期資助一名貧困山區里的學生。于是,他選定了一位品學兼優的孩子。作家每隔一個月都寄去一筆善款,但從來不問善款的去向。最初,那個孩子給作家寫了一封感謝信,但作家沒有回信。再后來,孩子竟寫信給作家,讓其增加匯款金額。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信,作家一打聽才知道:這個孩子后來因學習失意,拿錢去網吧上網,肆意揮霍,酗酒打架,甚至曾被送進了少管所。這個孩子的所作所為,令作家心寒不已,以至于作家一度偏激地認為孩子的品行不好,但他從沒有反省自己的助人行為所存在的問題。
從人性和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你的善良激發并成就了他心中惡的念頭。而當你成為一個有能力有實力的好人的時候,欺負你的成本一下子就變高了,而且還會伴有巨大的被報復風險。人們一下子就會成為你身邊的好人了,他們也想從你的實力中獲得一些好處。
當你站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對他人施以援手的時候,要注意說一些必要的話,否則的話,就會傷及他人的自尊。那位作家在資助孩子的同時,若能夠重視孩子的感謝信,多跟孩子說
一句:希望你能夠好好學習,以后考一個好大學,有一番作為,那叔叔就心滿意足了,也許事情就會是另一番景象。
當你打算幫助別人的時候,除了對幫助對象要注意表達的方式,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對于其他的參與者也要有起碼的尊重。比如幫助人的方式是否恰當,又比如其他參與者的顏面該怎么維護。總而言之,應該把事情做得更加周全一些。不要一時興起,興之所至便隨意而為,那是不成熟的做法,弄不好的話,便會好心辦壞事。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