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朋友小張花了3萬塊報名心理咨詢師培訓,結果發現課程內容全是網上能搜到的免費資料。今天咱們就嘮嘮考證路上最容易栽的跟頭,準備考證的可得拿小本本記好了。
第一坑,證書陷阱
現在市面上的證書五花八門,但國家認可的只有中科院心理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去年有個學員拿著某協會的證書去應聘,結果用人單位根本不認,白花了八千多冤枉錢。
第二坑,低價套路
正規培訓市場價在4000-6000元之間,低于3000的多半是二次收費的釣魚班。我認識的老學員里,有三分之一都遇到過"報名費+考試費+認證費"的連環套,說一千,道一萬實際支出翻倍都不止。
第三坑,“抱過”承諾
但凡說"保證拿證""不過退費"的機構可以直接拉黑。去年考試通過率才58%,中科院的監考越來越嚴。有個四十多歲的大姐輕信“抱過”承諾,結果連續兩年沒考過,現在還在打官司退費。
備考建議,重點抓《變態心理學》和《咨詢技能》兩門課,這兩部分占考試比重45%。實操部分建議跟有醫院實習資源的機構,去年跟著三甲醫院實習的學員,就業率比其他機構高37%。

心理咨詢師就業前景如何
"現在學心理學能養活自己嗎?""心理咨詢師是不是都靠副業賺錢?"作為從業八年的"老油條",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說這個行業的現狀。
一、需求比你想的旺盛得多
現在年輕人掛在嘴邊的"emo""焦慮",可不只是網絡熱詞。去年某平臺數據顯示,25-35歲群體主動預約心理咨詢的人數三年漲了四倍。現在連四線城市的社區都開始招專職心理輔導員,中小學心理健康崗更是成了招聘會上的香餑餑。就連企業HR部門都新增了員工心理關懷的崗位,這場景五年前根本不敢想。
二、就業路子比奶茶店花樣多
別以為心理咨詢師只能坐在咨詢室等人上門。現在做得好的同行,有人給網紅機構做情感直播顧問,有人專門給游戲公司設計防沉迷系統,還有人在月子會所給新手爸媽做心理調適。有個朋友甚至給寵物醫院開發了"寵物離世主人心理疏導"服務,生意好得預約都排到下個月。
三、收入差距比外賣小哥還明顯
剛入行的新手確實不容易,接個案每小時80-150元是常態。但堅持三年以上的咨詢師,時薪普遍能到300-500元。我認識的一位兒童心理專家,給國際學校做駐校咨詢,年薪能到25萬+。不過要說明白,這行講究口碑積累,前兩年可能要啃點老本。
四、這些特質的人更容易出頭
1. 能說"人話"比證書重要,把專業術語翻譯成大媽都能懂的大白話
2. 耳朵比嘴巴管用,90%的時間在傾聽,10%的時間說在點子上
3. 自我調節能力要強,定期找督導就像手機要充電
4. 終身學習的勁頭,新出的沙盤療法、VR心理干預都得跟上
五、入行避坑錦囊
現在市面上的證書五花八門,認準中科院心理所或人社部備案的培訓機構。非科班出身也別慌,社區心理熱線志愿者、學校心理輔導站都是練手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找個靠譜的督導老師,這行沒有師傅帶就像開車沒駕照。
未來五年,隨著醫保可能納入心理服務項目,這個行業還會迎來爆發期。不過要提醒一句,別光看別人朋友圈曬的咖啡廳工作照就沖動入行,這活計要耐得住性子,經得起等待,就像煲老火湯,急火快炒可出不了好味道。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