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一個成人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有過這種經歷的成年人無法擺脫再次被嘲笑的恐懼。不重視孩子的另一種表現就是經常跟和孩子說謊話。這樣做很容易讓孩子對身邊的環境疑神疑鬼,而且還會質疑人生的嚴肅性和真實性。
這樣一類孩子,他們在學校總是莫名其妙地不斷大笑。追問他們原因時,他們說學校不過是父母開的一個玩笑而已,沒有必要嚴肅對待。自卑感、欠缺感,以及不安全感,決定著一個人的生存目標。早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其吸引父母的注意就顯示了這種傾向。我們觀察到,想要獲得認同的強烈欲望被自卑感逐漸喚醒,個人的目標就是要獲得優越感,并超越自己所處的環境。早在最初流露出的跡象中,已經顯露出來一些細小的蹤跡。在追求優越感這一目標時,社會感的程度和質量起著重要的
作用。無論孩子還是成人,想要對其做出正確評價,就必須將個人追求優越感的目標和社會感的強弱進行對比。確定目標后,實現能確保他獲得優越感,或者賦予其生命的意義,從而提升人格。
正是這個目標使個人感覺到價值,整理并協調個人的感情,激發想象力,引導創造力,并決定個體應該記住什么、忘記什么。由此可見,感覺、情緒、感情、想象力等個人精神活動的因素的價值是相對的,甚至一直都在變化。這些元素受個人的奮斗目標影響,并掌控個人的真實想法。可以說個人努力追求的終極目標,就隱藏在這些元素之中。我們會根據一個固定的點來確定方向,但這個點并不實際存在,是人們創造出的,是虛擬的。之所以存在這假設的點,是因為人們精神生活的不完善。這與其他學科所做出的假設類似,如為了給地球劃分不同的區域,創造了井不存在但卻很有用的子午線這個概念。在治療臆想癥患者時,第一步就是要假定一個固定的點,哪怕進行深人研究之后發現這個點并不存在,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能在汆亂無章的混亂狀態中確定方向,以便清楚了解各種相對價值。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