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不少年輕同行私信,都在問同一個問題,"縣城醫院的心理咨詢師到底掙多少錢?"作為在皖北某三甲醫院心理科工作五年的"老人",我今天就掰開揉碎給大家講講實際情況。
先說基本工資,我們醫院屬于二級甲等,剛入職的見習咨詢師底薪2400,轉正后加上績效能到3200左右。但這里有個關鍵點——門診量直接影響收入。去年疫情后,我們科每天接診量從15人漲到40人,績效工資直接翻倍。不過別急著羨慕,這背后是每天8小時連軸轉,連喝水都得掐著表。
再說職稱晉升帶來的變化。考取中級職稱后,我的基本工資漲了800塊,但更實在的是診療費分成比例提高。現在每接診一個患者,我能多拿12%的提成,按每天20個患者計算,每月能多出近千元收入。
特別要提醒的是地域差異。去年參加省里的行業交流會,發現同級別醫院,蘇南地區的工資普遍比我們高30%左右。但對應的生活成本也高,比如蘇州某縣醫院的同行,雖然月入6500,但房租就要2200。
最讓人意外的是繼續教育補貼。我們醫院規定,考取C級沙盤治療師證書補貼3000元,B級補貼5000元。去年我趁休年假考了這兩個證,不僅工資漲了,還被安排帶實習生,每月又多600塊津貼。
說到發展前景,現在縣級醫院都在擴建心理科室。我們醫院今年新建了青少年心理干預中心,引進VR治療設備后,治療費從每次80漲到150,醫生的提成比例也上調了5個百分點。

縣城醫院心理咨詢師值夜班嗎?
我明告訴你,大多數縣城醫院的心理咨詢師不專門值夜班。這里頭有幾個現實原因,
第一,夜間需求確實有限
縣醫院急診科夜里主要處理外傷、急癥病人。心理危機雖然重要,但真到需要立即干預的情況,往往直接由值班醫生處理。就像咱村一同事說的,"大半夜犯心慌的,多半先找內科大夫量血壓,真要談心也得等天亮了。"
第二,人手調配有講究
縣城醫院普遍存在"一人多崗"的情況。很多心理咨詢師白天要接門診、做測評、跑學校講座,晚上再值夜班確實吃不消。隔壁縣醫院的李醫生就坦言,"我們科就3個持證咨詢師,白班都排不過來,實在騰不出夜班人手。"
第三,服務模式在轉變
現在越來越多的縣城開通了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像我們市去年啟用的"暖心專線",夜里兩點還能打通,接線員都是持證的專業人員。這種模式既節省醫院資源,又能讓需要幫助的人隨時找到出口。
不過也有特例情況,
遇到突發公共事件(比如自然災害)時,醫院會啟動應急預案,安排心理醫生輪值
部分醫聯體試點單位,夜間由總院專家遠程支援
春節等特殊時段,會增加心理疏導值班
要是真遇到緊急心理危機該咋辦?記住這三個法子,
1. 直接去急診科,值班醫生會做初步處理
2. 撥打全國心理援助熱線4001619995
3. 聯系所在社區的值班社工
說到底,縣城醫療資源有限,童鞋們兒要多些理解。現在鄉鎮衛生所都配了心理咨詢室,日常的小煩惱完全可以白天去聊聊。就像我們村支書常說的,"心里有事別硬扛,太陽出來了就去衛生院坐坐,茶水管夠!"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