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心理咨詢師證書?先看完這篇再報名!"兩年,隨著心理健康行業熱度攀升,超過30萬人報考心理咨詢師。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證書的報考門道可不少。去年我幫朋友整理報考資料時發現,光是培訓機構的選擇就有7大陷阱,更別說考試流程中的注意事項了。
第一步,選對發證單位最關鍵
現在市面上的證書五花八門,但人社部在2021年就取消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目前含金量最高的是中科院心理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其次是心理學會等正規機構的認證。記住三個要點,看備案編號、查培訓資質、核實考試時間,千萬別被"“抱過”""掛靠"等宣傳語忽悠。
第二步,報名條件要門兒清
雖然基礎證書不限制專業,但需要滿足以下任一條件,
1. 大專以上學歷(學信網可查)
2. 心理學/醫學/教育學初級職稱
3. 在校學生(大三大四需提供在讀證明)
特別注意,部分機構聲稱"初中學歷也能報",這要么是違規操作,要么證書不被認可。
第三步,備考有訣竅
考試內容涵蓋基礎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7大模塊,建議按這個順序復習,
①先過教材劃重點(重點章節占60%分值)
②做5套以上模擬題(錯題要整理成冊)
③參加3次模擬考試(掌握機考操作)
每天保證2小時學習,重點攻克變態心理學和咨詢技巧章節,這兩個板塊最容易拉開分數差距。
第四步,考試當天注意事項
2024年考試新增人臉識別系統,這些細節要注意,
提前30分鐘調試設備(電腦需win10以上系統)
準備A4白紙做演算(需在攝像頭前展示正反面)
多選題選錯倒扣分(新評分規則)
遇到系統卡頓時千萬別重啟,舉手示意監考老師即可。
第五步,證書到手后怎么做
拿到證書只是起點,建議做好三件事,
1. 在當地心理咨詢協會備案
2. 參加督導培訓(累計滿120小時)
3. 從公益咨詢做起(社區/學校都是好選擇)
記得每3年要參加繼續教育,否則證書可能失效。

心理咨詢師證書值得考嗎?
幾年,心理咨詢師證的熱度一直沒降過。朋友圈里總能看到培訓廣告,身邊也有朋友躍躍欲試。但真要掏錢報名前,咱們得先搞清楚,這證到底有沒有用?今天咱就掰開揉碎說點實在的。
☆一、證書現在誰說了算?☆
自從國家取消了二三級心理咨詢師統考,現在市面上的證書都是第三方機構發的。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這些單位發的證認可度相對高些,但和以前蓋著人社部紅章的證書比,分量確實輕了點。
現在找心理咨詢相關工作,光有證書遠遠不夠。社區心理服務站招聘都要看實際咨詢時長,醫院精神科更看重醫學背景。不過話說回來,要是完全沒這個證,很多相關崗位連敲門磚都沒有。
☆二、考證能帶來啥實在好處?☆
我表姐去年考了證,她原話是,"系統學了一遍心理學框架,跟人吵架都能說到點子上"。系統學習確實能幫我們建立知識體系,至少分得清抑郁情緒和抑郁癥的區別,不會隨便給人貼標簽。
對教師、社工、HR這些職業來說,考證后處理工作明顯更得心應手。有個幼兒園老師朋友考完證后,和家長溝通孩子行為問題都能用上傾聽技術,家長接受度高了不是一點半點。
☆三、別被這些坑絆住腳☆
有些培訓機構吹得天花亂墜,說什么"拿證就能月入過萬"。清醒點!新手咨詢師剛開始接個案,很多都是公益性質的,時薪可能就夠買杯奶茶。真正能靠這行吃飯的,哪個不是積累了幾百上千小時的咨詢經驗?
還有那種"零基礎包就業"的承諾更要警惕。心理咨詢是終身學習的職業,光背題考證不練習實操,就像考了駕照卻不敢上路。見過太多人花大幾千考完證,說一千,道一萬連做個案記錄都不會寫。
☆四、這幾類人適合考慮考證☆
如果你在窗口單位工作天天和人打交道,學點咨詢技術絕對加分。社區工作人員一朋友考完證后調解家庭矛盾,現在都成街道明星調解員了。
單純想自我成長的也適合,認識個全職媽媽考證后,不僅改善了親子關系,還順帶治好了自己的焦慮失眠。但要是沖著快速賺錢來的,勸你還是看看其他路子。
☆五、錢和時間得這樣花☆
現在正規培訓費基本在3000-5000之間,包含網課和考試費。特別注意要選有線下實操課程的機構,光看網課真學不會咨詢技術。時間上每天抽1小時,三個月左右能過考試,但真要上手做咨詢,沒個一年半載的實踐根本不行。
建議先找找當地的心理援助熱線當志愿者,既能練手又不花錢。我們市圖書館每周都有公益心理沙龍,去當助教比悶頭刷題管用多了。
考證這事就像買健身卡,關鍵不在卡本身,而在后續能不能堅持鍛煉。見過太多人考完證就壓箱底,也見過保潔阿姨靠這個證轉行做學校心理輔導員。說到底,值不值得考,得看你想用它來干什么。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