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很多粉絲私信問,"小白想考心理咨詢師證,到底該怎么開始?"作為“上岸人”,今天我就把從報名到拿證的全流程掰碎了說清楚,連怎么省報名費、選機構避雷這些細節都告訴你。
一、考證前必須知道的3件事
1. 證書選擇,現在市面上只有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咨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含金量最高,其他帶"國際""高級"字樣的基本都是割韭菜。
2. 報考門檻,年滿20歲+大專學歷(學信網可查),注意!今年開始新增了線上資格審查環節。
3. 時間節點,每年5月和11月考試,現在報名9月班剛好能趕11月考期,錯過要再等半年。
二、真實費用清單(附省錢攻略)
我在2022年考證總花費2860元,
培訓費,2680元(包含教材+真題+線上直播課)
考試費,180元
這里提醒大家,低于2500元的機構要警惕二次收費,高于3500元的直接pass。有個小技巧——直接找中科院官網上公示的300多家合作機構比價,能省中介費。
三、備考神器推薦
1. 刷題APP,心理助考通(免費題庫每天刷20道)
2. 記憶口訣,把發展心理學的8個階段編成"胎兒嬰幼童,青春成年老"
3. 沖刺法寶,近3年真題至少做5遍,我考試時就遇到30%原題
四、“老江湖”的血淚教訓
1. 千萬別信"“抱過”"承諾,正規考試都有30%左右淘汰率
2. 案例分析題一定分點作答,按"理論+癥狀+干預"三步走
3. 考前一定模擬線上考試系統,去年有人因為不會操作攝像頭掛科
現在考試越來越卷,去年通過率只有68%,但只要跟著官方大綱復習,每天堅持學1小時,普通人2-3個月拿證沒問題。建議趁現在報考條件還沒收緊,早考早安心。
相關延伸閱讀,《考完心理咨詢師證書能直接接單嗎?行業內幕大公開》

考完心理咨詢師證書能直接接單嗎?行業內幕大公開
一、證書≠上崗通行證
廢話不多說,拿證后直接接單不現實。去年我考下中科院心理所證書那會兒,興奮地發朋友圈慶祝,結果被現實潑了冷水。有朋友咨詢情感問題,聊了半小時發現根本hold不住。證書教的是理論知識,而真實的咨詢場景要復雜得多。
業內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新手至少需要100小時的個案積累和30小時督導才能獨立接單。我認識的在機構工作的咨詢師,前三個月都在做電話接待和案例整理,根本沒機會直接面對來訪者。
二、證書的真正作用
1. 入行敲門磚,現在正規平臺接單必須持證,比如簡單心理、壹心理這些平臺注冊時都要上傳證書
2. 系統學習保障,考證過程能掌握基礎咨詢技能,像傾聽技巧、共情方法這些基本功
3. 專業背書,有證書更容易獲得來訪者信任,去年我做公益咨詢時,80%的來訪者會先問有沒有專業資質
三、想接單還得攢夠這些"家底"
1. 督導經驗,找資深咨詢師指導個案,我每周花200元做團體督導,堅持了半年才敢收費
2. 持續學習,參加工作坊提升專項技能,比如青少年咨詢、婚姻家庭方向
3. 實操訓練,很多機構提供實習機會,我在社區心理服務站做了3個月志愿者
4. 個人體驗,自己先當來訪者體驗咨詢過程,這行有個說法,"沒被咨詢過的咨詢師就像沒下過水的游泳教練"
四、新人怎么邁出第一步
1. 從公益咨詢做起,壹心理、渡仁心理都有新手培養計劃
2. 加入線下工作室,很多機構愿意帶新人,前期分成低但有穩定個案
3. 打造個人IP,在知乎、小紅書分享心理知識,我同事靠發科普視頻積累了第一批客戶
4. 合理定價,新手建議每小時100-200元,我第一個收費客戶是通過朋友介紹的,只收了88元體驗價
現在心理行業確實缺人,但缺的是有實戰能力的咨詢師。有個同行說得好,"考證就像考駕照,拿了本還得找陪練,對了能不能上路,還得看實際駕駛經驗。"我認識的做得好的咨詢師,都是堅持邊學習邊實踐,慢慢積累起來的。
如果真心想入行,建議做好前兩年不賺錢的準備。先找靠譜的督導老師,多參加同輩互助小組,接單前至少要做20個公益個案練手。記住,心理咨詢是助人工作,專業能力和職業倫理比賺錢更重要。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