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線幾年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那時它把按小時計費的服務改為按月的付費服務(繳納19.95美元的固定月租費即可無限時上網)。根據新的價格結構,美國在線預測需求會增加 5%,并按照這一預測擴大了容量。結果呢?一夜之間,上網顧客數量從 140 000人次增加到 236 000 人次,比原來的平均在線人數翻了一番。這看起來是好事,實際上卻不妙。美國在線的顧客遇到嚴重的線路擁堵,很快,美國在線就不得不向其他在線供應商租借線路(它們也非常樂于以雪天賣炭的高價把帶寬租給美國在線 )。
巴博·皮特曼(美國在線當時的總裁)沒料到,消費者面對“免費”這一誘惑的反應就像餓漢來到了自助餐前一樣。在兩種產品之間做選擇時,我們常常對免費服務反應過度。我們可能選擇免費支票賬戶(不帶其他優惠)而不選每月5美元的那種。但是如果每月5美元的賬戶還包含免費旅行支票、網上付費等服務,而免費賬戶不包含,那么,到頭來我們在免費賬戶里使用這些服務的花費就可能要高于那個5美元賬戶。同樣,我們可能選擇免過戶費的抵押房貸,但它的利率如此之高,各種名目的其他收費如此之多,簡直是毫無道理;我們還可能買某個我們原本不打算買的產品,僅僅因為它有附贈禮品。
最近,我在這方面的親身體驗和一輛汽車有關。幾年前我打算買輛新車,當時我也知道應該買輛廂式旅行車。事實上,我仔細讀過本田廂式旅行車的資料,并對它有了全面了解。但是后來,一輛奧迪轎車吸引了我的眼球,最初是由于一個令人心動的優惠--三年內免費
換機油!這么大的誘惑我怎么抗拒得了呢?
說實在的,這輛奧迪車外形酷似跑車,大紅色,駕駛它讓我幾乎忘掉了自己是個成年人,是個要對兩個孩子負責任的父親。盡管影響我買奧迪車的理由似乎不完全是免費換機油,但是,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它對我的影響的確非常大,大到有些不合理。就因為它免費,這
輛車才會格外地誘惑我,使我對它產生了依戀。最終,我買了這輛奧迪車,外帶三年內免費換機油的優惠(但是幾個月后,我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變速器突然壞了--這另當別論)
當然,如果當時頭腦清醒一些,我原本可以更理性地計算一下。我一年大約行駛7000英里,機油是10000英里換一次,換一次機油大約75美元。那么,三年算下來,我大約可以節省 150 美元,等于車價的0.5%--這不能成為決策的充分理由。后來就更糟了:現在我的奧迪車里放著各種活動玩偶、一輛折疊嬰兒車、一輛小自行車,還有各種各樣的兒童玩具,一直堆到了頂棚。我的天,當時真該買一輛廂式旅行車。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